English

稀土开发:两头吃亏几时休

1999-06-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中国稀土资源世界第一,稀土科研名列世界前茅。但 20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没有一项在国外注册专利,任国外科研后来居上大获其利。在国内,稀土企业猛增到 138家,年处理精矿能力达到13万吨,远大于全世界 7万吨的稀土原料需求,优势又成了劣势——

稀土被誉为工业味精。我国是世界稀土最富有的国家,仅包头白云鄂博一地,就储藏着世界稀土的80%。所以,包头人在钢铁大街最显眼处悬挂起一条巨幅标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的话。

中国不仅稀土资源世界第一,稀土科研也名列世界前茅。包头稀土研究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稀土科研开发机构,光工程技术人员就有近500,科研成果6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省和部级重大科研成果200多项,在稀土选矿、稀土提取分离、稀土金属和合金制备、稀土功能和结构材料等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前沿成果。

谁掌握了富有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谁就应该首先富起来。然而,包头稀土研究院却在维持单位工作人员生计和投资科研经费面前痛苦地选择了好多个年月。

包头稀土院有这样一组数字:20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本来个个有足够的资格取得专利权,但仅仅拥有国内专利权20多项,没有一项专利在国外注册。稀土院有关专家介绍,我们有许多成果比日本人早得多,可是人家先注册专利了,我们在专利注册方面落后了,产品就只好低价卖给人家,人家有专利权,就高出10倍20倍地倒手卖出去。而我们只能看着人家赚钱无可奈何。

国外吃亏,国内亏吃得也不小。包头稀土院一位专家介绍:“许多工艺,我们在80年代初就搞出来了,并取得了发明权,十多年后,这些工艺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造成供大于求,使得自己的产品反而贱卖。”

1993年前后,包头只有十多家稀土加工企业,产品价格稳定,收入很可观,但好日子只过了3年,到1996年,各路财神盯住稀土这棵摇钱树,稀土企业猛增到138家,虽然大部分是些个手工作坊式的初级冶炼加工,年处理稀土业精矿能力却达到13万吨,远远大于全世界7万吨的稀土原料需求,优势再次变成了劣势,供大于求了,众企业争着压价出售,主要稀土产品价格一跌再跌。如氧化钕由一年前的12.5万元/吨降到目前的6.5万元/吨;稀土精矿由3000元/吨降到1900元/吨,逼得包钢稀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宁积压不出售,去年一年减少盈利2000万元。

就这样,大家争相上马,把我们的稀土提取方面的优势给弄丢了。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助理琚建勇认为,尽管如此,我们向稀土提取方面发展是有前途的。他说:目前,我们在稀土提取之后的稀土运用方面,并无优势,缺的是稀土的提取技能。他指出,大家应该集中精力往这方面挤才有出路。”

可是,目前的状况是各路“财神爷”已经紧紧捉住稀土这棵摇钱树了,哪个肯善罢干休?对此,有关专家呼吁,这种无序的局面如还不能得到控制,我们的稀土将会失去它自身的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